关于减少非教学任务负担 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建议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据了解,全国各省份基本都出台了教师减负清单,对减负内容有了进一步细化。但是教师的负担却没有因为《意见》的出台而减少,近年来,仍有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承担了太多的社会性事务,这些事务看似应该通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传递,但是与教育教学科研关系不大,甚至是教育、学校以外的事务,如街道、社区安排的满意度调查、文明城市创建值班等行政任务,占用了教师很多时间,甚至部门行政部门成为了惯性,动不动就通过学校、通过老师向家长传达政策性文件,这也是社会治理能力差的一种表现;二是一些占用了大量时间的任务性工作,比如检查、会议等,有的让教师焦头烂额;三是一些评价工作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如有些教师基于职称、薪酬等需要忙于论文、课题、奖项、项目等。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被社会性事务压榨的教师队伍如何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教育工作中。因此,切实给教师减负,减轻社会性事务工作更是关键:
一是聚焦重点,切实落实减负要求。建议从省委省政府的层面,围绕中央文件提出的减负内容,逐条对照全省工作实际,在社会事务进校园、教师抽调借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重症顽疾明令禁止,比如严禁向中小学摊派无关事务,如满意度调查、文明城市创建值班值守不得向学校教师摊牌工作任务,对社会性事务要统筹安排,力争减在“痛点”,切实落实好教师减负要求。
二是整合平台,显著减少数据填报工作量。要严格规范涉及中小学教师的有关报表填写工作,进一步优化省市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形成全省、全市统一的教育管理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能直接从系统调用的数据不得要求教师重复填报。
三是集中清理,大幅度减少原有负担。对标中央提出的“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要求,建议“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复进行”,在省级层面梳理出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活动事项,根据工作实际进行精简,满足工作需要。